【全球快播报】开启6000年前考古“盲盒” 最早的“无锡人”重现天日

扬子晚报网   2023-06-03 08:34:37

扫码参与话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6月2日,一场“开盲盒”式的实验室考古直播活动,在位于无锡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华东基地举行,通过全透明的“探源科考舱”,网友一起见证考古专家们对位于无锡的马鞍遗址的两座完整墓葬的清理发掘。专家们证实,作为迄今为止的首批无锡先民已经会制造精美的小型玉器作为装饰,同时也验证了距今6000年前,无锡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在母系社会的生活状态:看不出社会等级分化,贫富差异不大,男性地位低于女性。

无锡历史可溯自六千年前

2022年4月17日至2023年2月6日,无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对位于无锡市滨湖区胡埭镇的马鞍遗址进行了发掘,共发现各时期遗迹106处。其中,房址8处,灶1处,灰坑57处,灰沟13条,水井1眼,墓葬26座。

专家们发现,马鞍遗址时间跨度较长,最早达到了6000多年前的马家浜文化时期,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首批无锡先民所创造的文化。而马家浜文化是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经过崧泽文化时期发展为父系社会,到良渚文化时期率先进入国家文明的门槛。“因此可以说,这一次发掘的墓葬主人,相当于迄今为止最早的一批‘无锡人’!”无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宝山说。

据介绍,此次马鞍遗址出土的马家浜文化时期的遗物种类丰富,包括:捕鱼的网坠;以石锛、石凿、纺轮、网坠为主的生产工具;以陶釜、炉箅、陶豆、陶罐、陶盆为主的日用陶器;以玉玦为主的装饰品;另有陶球、陶猪等。“这是无锡第一次发现马家浜文化陶猪雕塑艺术品,也是本地区最早的陶猪。”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生产所用的磨制石器和生活使用的陶器之外,还有罕见的精美小型玉器,主要是用来装饰的玉玦、玉璜等,“虽然品种、数量不多,但这是第一次发现无锡地区最早的玉器。”这也显示出,当时的人们已经有相当的“审美”水平了。

同时,因为当时处于母系社会,所以这样的精美玉器,佩戴的主人都是家族中德高望重的女性。

“葬式”显示墓葬主人地位

在昨日进行的实验室方舱考古发掘过程中,考古专家们对实验室的两座完整墓葬进行了现场清理发掘。

研究人员在墓葬中整理出两具较为完好的人类骨殖,体质人类学博士、南京博物院副研究员朱晓汀向记者介绍了大致情况。根据俯身直肢的埋葬方式和骨骼较细,钙化程度较低的基本情况初步推测墓中可能是两个年轻男性,身高大约在1.7米。从两个墓葬的葬式均为俯身直身葬这一情况来看,进一步证明,当时的母系社会,确实男性地位比女性地位低。“马家浜文化仍然处于母系社会,男性社会地位比女性低,俯身葬的比例男性较女性也为高。”

不过,此前野外考古发掘过程中,专家们却没有发现夫妻合葬墓,单体墓葬之间的随葬品数量差别很小,墓坑大小基本一致,看不出社会等级分化,贫富差异不大,也印证了母系社会阶层没有发生分化、等级制度还没有建立的典型特征。

回到墓葬主人来说,他们是否是无锡的“土著”,以肉食为主还是素食为主,那时的环境是怎样的,这仍是接下来一段时间的研究重点,考古人员后续将对人骨架进行详细记录和处理。而对墓葬土壤乃至空气的收集和分析,最终会向现在的人们揭晓这个跨越千年而来的答案。

据悉,两座墓葬完全清理完毕还需要数天时间,“此前发现多座墓葬玉器,就是在俯身葬的死者身体下发现的,因此后期的清理发掘中,有可能会出现若干随葬文物。”现场考古专家介绍。

“开盲盒”打造考古新模式

刘宝山称,本次考古发掘,使用“探源科考舱”进行实验室考古,并采用直播方式,对公众全方位开放,多角度展示,对大众来说是一种新奇的考古方式。

记者了解到,为了充分发挥“探源科考舱”的技术优势,无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此次专门邀请了体质人类学、岩石矿物学、黏土学、微生物学、微痕分析和科技考古等方面的专家,多角度、专业化提取墓葬内的各种信息,从而更全面地“揭秘”最早一批“无锡人”的生存状态。刘宝山表示,通过综合分析对比6000年前与今天所处的环境差异、生活生产水平、艺术审美传承、人类体质变化等等,可以再次实证无锡拥有7000年人类生活史,并帮助公众了解无锡地区最早的史前文化、最早的文明形态。“此次‘开启6000年考古盲盒’,也将成为一场生动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现场体验课。”

实习记者 吕晓琪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建波

猜你喜欢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