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到西安,上海大学中外学生解码中国“乡村振兴”

澎湃新闻   2023-08-04 23:19:21

中国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当代中国发展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乡村振兴为全世界脱贫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样板、中国经验、中国智慧。


(资料图片)

队员们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听讲座中国的“乡村振兴”什么样?7月,上海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组织来自泰国、柬埔寨、越南、俄罗斯、孟加拉、巴拿马和中国的学生组成上海大学中外学生社会实践团队,赴上海、西安两地农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探索中国乡村振兴密码,了解中国东西部在乡村振兴方面的经验做法,从而更深入地学习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讲座:引导学生了解“乡村振兴”

临行前,上海日报高级编辑王勇开展线上专题讲座,为队员们介绍乡村振兴的基本概念、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上海在乡村振兴方面的典型做法等。

队员们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听讲座王勇指出,上海乡村的一个特点是地广人稀,“农业发展呈现出高科技、精品化、规模化的趋势,总体上发展较为成熟。”在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冯佰利教授的“乡村振兴与产业发展中的杂粮担当”和冯永忠教授的“县域乡村振兴实施路径”专题讲座同样为队员们了解西北乡村振兴提供了理论基础。两位教授介绍,相比于南方农业,西北农业实现大规模机械化的难度更高,在产业化目标的落实上存在一定困难,要实现西北乡村振兴与产业发展,需要根据西北农村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进行发展。

“这些讲座让我非常受用,向我们介绍了乡村振兴的概念、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不同地区农村之间存在发展差异的原因等等。这些经验对于我们继续了解中国乡村振兴内涵、进行乡村振兴调研是非常有用的。”来自巴拿马的久安说。

来自俄罗斯的安琳娜有同感,“这些讲座对于我在本次社会实践中梳理调研任务、确定明确的调研目标、完善调研方法等都有很大帮助。”

上海:城乡融合和生态宜居

上海通过不断实践,探索出了城市乡村振兴的发展规律,走出了自己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

松江区腰泾村松江区腰泾村地处国家级水稻万亩“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区内,优美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一批来自城市的“改造家”,他们在农村创新创业,充分发挥乡村的文化和生态功能,助力乡村振兴。郭悦是从城市搬到腰泾村的众多创业者之一,她在访谈中告诉实践团队,几年前她和丈夫来到腰泾村,将这里一处旧房亲手打造成自己向往的模样——“美厨玩家”。不少艺术家、影视工作者、游客会在周末来到“美厨玩家”进行取景拍摄、制作美食。“我希望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为腰泾村的发展带去新的生机。”

郭悦打造的“美厨玩家”.金山区水库村是上海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水库村充分利用丰富的水资源,先后打造“人人一亩田”智慧农业、生态乌鳢提质续养、循环水生态养殖以及水上休闲旅游等特色产业,不断促进当地产业增值。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水库村还兼顾生态保护,促进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在调研过程中,队员们走进水库村生态乌鳢提质蓄养生产基地,了解到“金财鱼”这一金山本土品牌就是出自这里。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实践团队,上海多家知名餐厅的黑鱼70%都来自这里,基地通过与水库村合伙,带动村民们共同致富。

金山区水库村在腰泾村和水库村,队员们通过实地考察,与返乡创业的企业家们以及当地的村民、村干部们一同聊家常、谈感受、述变化,体悟到了上海现代化乡村振兴的独家秘诀——以城乡融合为特点,以都市现代农业作为主要产业体系,在保留乡村风貌的基础上发掘特色产业,凸显乡村地区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在上海这座东部沿海的中心城市,乡村逐渐成为上海高科技农业的领军者、优质产业发展的承载地、城乡融合和生态宜居的示范区,展示了大都市现代化乡村振兴的气质风范。

西安:特色农产品和产业融合

见证了中国东部上海乡村振兴的累累硕果,队员们又来到陕西省西安市,深入蔡家坡村、光明村、何村,探索西部地区传统乡村的振兴之路。

艺术与乡村的结合是西安鄠邑区蔡家坡村的一大亮点。民居墙上的农民画、玉米田中的落地镜、村史馆中的照片墙、终南剧场中央的“大地之子”雕塑……无不充满着浓厚的艺术气息。

蔡家坡村每年都会举办“关中忙罢艺术节”蔡家坡村每年都会举办“关中忙罢艺术节”,邀请各类艺术形式同台演出,在收割后的大地上创作艺术,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看。依托丰富的自然与历史资源,蔡家坡村将教育、艺术、乡村建设融为一体,创建关中艺术合作社,探索出了一条艺术与乡村相结合的关中乡村发展新模式。西安高陵区何村,曾经名不见经传的村子,依靠着大棚菜产业,如今已成为名声在外的“中国大棚第一村”。“何村人家家盖大棚,人人都是种菜的行家里手。”何村村委会委员冯磊向队员们介绍,“大棚菜不仅壮大了何村的规模经济,而且带动了本地及周边邻县大批劳动力就业,让大棚菜成为何村生金流银的朝阳产业。”近年来,何村积极发展数字乡村建设,运用数据监控智慧管理大棚;还建立了网络直播中心,通过发展电商服务业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中国大棚第一村”何村打造网络直播调研过程中,柬埔寨的团队成员林福荣主动坐到了直播间的桌前,尝试用中文介绍何村的特色农产品,亲身体验电商直播带货。通过创新思维、科技应用和社会合作,何村实现了高质量发展,为本村村民带来了更好的生活。西安杨凌区光明村地处秦岭以北,渭水之滨,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在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并形成了以农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模式。实践队员们考察调研了葡萄、猕猴桃、玉米等产业的发展情况。

猕猴桃是光明村的特色产业党支部副书记赵双权介绍,猕猴桃是光明村的特色产业之一,村里猕猴桃的品质好、产量高,不到丰收季节就有企业慕名前来订购。光明村第一驻村书记崔新峰为队员们介绍了目前光明村实施乡村振兴的路径:“杨凌区目前采取‘五联一抓’推进乡村振兴,在这一举措下,光明村正在积极推进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合作,种植向日葵、油菜等特色作物,打破产业与人才之间的壁垒,以人才振兴、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经过对西安三个村子的实地考察,队员们了解到了西安传统乡村振兴的实施路径——以乡村建设为抓手,以传统农业为主导,围绕特色农产品持续推出多样化产业融合新模式,推动实现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在西安这座中国西北部最大的中心城市,西安乡村正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朝着建成西部城乡融合发展样板的目标不断前进。

了解当代中国发展故事

“通过在上海和西安乡村中的实地调查,我发现,上海的乡村比较现代化,是通过传统和现代相融合的方式进行发展的;西安的乡村建设则是围绕着自然与农业展开。” 来自泰国的张雨轩说。

通过对上海、西安五个村庄的深入实践考察,团队成员们不仅了解到了每个村子的发展特点与村情村貌,也在实践中深切感受到了上海和西安乡村情况的差异,体悟到了二者实施乡村振兴重点的不同,对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意义也有了更深一层的感悟。

来自柬埔寨的林福荣表示:“中国的乡村振兴主要由政府主导,这种模式可以使整个村子的发展速度更快、更有效果。”

“中国的乡村振兴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让我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我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为保护地球和改善农业做出贡献。” 孟加拉国的雪人说。

本次活动旨在帮助国际学生了解当代中国发展故事,激发中外学生传播中国经验、宣传中国智慧的热情与意识。通过实地探访,队员们切实感受到了中国乡村振兴建设的丰硕成果,更有意识、更主动地投入到传播中国乡村振兴发展理念的过程中,讲述中国故事,让更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展现在世界面前。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猜你喜欢
最新资讯